
ò 以創設新型學習環境為特征,
ò 以改進課程內容實施方式為重點,
ò 以增強實踐認知和學習能力為主線,
ò 以提高綜合素質為目標,
ò 通過師生做中學、學中做方式,鞏固、演示、驗證、探究和拓展教學 內容,促進學生在自主、合作、探究中提高學習能力、實踐能力、創新 能力,發掘潛能特長的綜合性教學平臺。
ò 課程基地的最終目的:幫助學習鞏固知識、掌握知識、運用知識,提高 學習能力、實踐能力、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。
課程基地與課堂的關系:
課程基地與課堂的關系:
是現有教學課堂的延伸、升華和互補;
是基礎教育內涵發展、轉型升級的探索;
是設施設備、課程、師資、資源的統一;
是理念、方法、路徑的融合。

ò (一)創設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環境。
ò (二)突出核心教學內容的模型建構。
ò (三)建設促進自主學習的互動平臺。
ò (四)開發豐富而有特色的課程資源。
ò (五)構建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中心。
ò (六)形成學生實踐創新的有效路徑。
微
信
推
送
平
臺
《
嘯
嘯
說
文
化
》
辦
好
《
江
蘇
楹
聯
報
》

課程基地建設立足于服務學生的發展、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。通過教研組織建設在基地、教研活動 開展在基地、成果首先應用在基地,大力提高教師專業水平,以名師支撐基地,以基地成長教師,以教師發 展學生。
1、建立專業引領的名師工作室
名師工作室是成就教育大師的舞臺。 讓名師用家的感覺建設課程基地,形成學科特色。 學科領袖將引發學校校級管理的革命性影響。
2、構建教師發展的專業化生活
專業開發成為團隊成長的重要手段,教師的教研活動開展在基地, 創新模式試點在基地,項目創新團隊的學習在基地。
3、形成學生成長的工具性平臺
以名師支撐基地,以基地成長教師,以教師發展學生。

通過建設課程基地,加強學生對課程的體驗和感知,在實踐應用中鞏固知識、增強技能,在實際動手中 發現探究、創新能力,逐步養成學生勤于動手、敢于創新、善于創造的行為習慣。
1.學科學習在基地 加強學生實踐動手印證
2.自助學習在基地 知識搜索 問題思考:名家名言追尋
培養學生方法性思維。
從學科中的科學、科學中的學科學習
3.學科活動在基地
2017年活動
1.2017年9月22日下午第四節課。 課程基地首次教研活動 學習省基地建設內容和要求; 明確中心組成員分工職責; 頒發中心組成員證書。
2.邀請省課程基地指導中心 馬春生教授作輔導報告
2017年活動
3.2017年11月3日下午1:00
楹聯書法禮贊十九大活動 以楹聯和書法獻禮十九大,謳歌新時代。
2017年活動
4.著名楹聯家高揚老師在學校禮堂為高一年 級全體同學上了一堂精彩的楹聯課:《楹聯: 獨一無二的中華國粹》。
2017年活動
5.2017年12月7日
南京市“十三五”教育科學 規劃課題《學校楹聯文化特 色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》開 題。
2017年活動
6.課程基地沈嘯老師在學校禮堂為高二年級 全體同學上楹聯課:《楹聯與南京》
2017年活動
7.2107年12月25日
課程基地邀請江蘇省“紅樓夢” 學會副會長張桂琴老師為高三全 體同學作《楹聯與<紅樓夢>人物 命運》輔導報告。
2017年活動
8.參加“南京城墻掛春聯”全球征聯活動, 選出學生31幅作品參賽。南京《晨報》作了 報道。
2017年活動
9.沈嘯老師為香港“南京歷史 文化探索之旅”訪學團上楹聯
課
2017年活動
7.2107年12月25日
課程基地邀請江蘇省“紅樓夢” 學會副會長張桂琴老師為高三全 體同學作《楹聯與<紅樓夢>人物 命運》輔導報告。

擔重任以弘毅 勵遠懷而篤行